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04260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南宁东部门户乡村“邕三角”经济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6年,青秀区提出了建设“一核两带三极”的新格局,其中的一带就是长塘农业发展经济带,它涵盖青秀区邕江南岸农村大片土地,与您提案中的发展邕三角相吻合,您提出的邕三角轮廓清晰、地域宽广(延至横县郁江峦城),是南宁市东部门户发展的黄金三角地。特别是近年来,青秀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投入,结合青秀特色推进“邕三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邕三角”农业农村现代化,让“邕三角”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我城区统筹研究外东环地区的功能定位、空间要素配置方案等内容,提出外东环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其中包括仙葫经济开发区、伶俐工业园区,统筹邕江南北两岸开发,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加快规划建设青秀东区,力争在区域空间重构、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使之成为集聚城市现代产业的新空间、承载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区域、彰显现代城市风貌的新窗口,形成富有活力的新经济增长极。
“邕三角”特指包括青秀区长塘镇、刘圩镇、南阳镇、伶俐镇,以及横县六景镇、峦城镇等鱼江,郁江南岸的三角洲片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市级层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邕三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邕三角”农业农村现代化。在2016年已建成横县六景镇利垌村委仁和村、青秀区长塘镇定西村团岩坡、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青秀区长塘镇天堂村巴兰坡等“邕三角”区域内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2018年,青秀区推动刘圩镇刘圩村委罗坡开展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这些生态综合示范村因地制宜坚持“一产接二连三,三产带一产二产”和“产村互动、农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加强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按照《南宁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18-2020)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城区加快推进“邕三角”农业示范区的提质升级。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邕三角”区域内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和品牌化水平显著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效果更加明显,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70%以上,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及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品种品质品牌明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电商等实现深度融合,基本形成产业链较完整、品牌带动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不同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已建成的田野牧歌肉牛产业示范区、花雨湖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长塘金花茶产业示范区等3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和青秀区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星级等次提高。示范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主导产业更加突出,主推品种覆盖率达9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力较强,基本建立现代农业经营机制,示范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技术升级、改革升级、产业升级。
我城区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力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实力不断增强。新建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质量越来越好,由原来的提供简单信息和技术服务向统一生产经营及销售转变,由松散协会型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紧密型转变,由单一生产型向产、加、销一体产业化型转变,涌现出一批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邕三角”区域内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产业突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推动青秀区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长塘企花茶种植规模超过5000亩,金花茶产业示范区获评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四星级),金花茶产业初具规模。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沃帅兄弟”沃柑、“八桂良品”金花茶、“岭南牛”肉牛等农产品远销区外,获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2个。“田园青秀”田园综合体列入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长塘西西果园种植示范区获评南宁现代特色农业县级示范区,成功创建4个乡级示范园、14个村级示范点,各类示范点年产值突破4亿元。农村电商建设初显成效,电商平台实现行政村会覆盖,交易额达516.5万元。
“邕三角”地区现规划有伶俐工业园区及五合工业园。伶俐工业园区按照“集聚、升级、引领”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装配式建筑、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四大产业定位进行规划发展,目前入园的企业有广西建工集团头部安装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广西建工集团智能建筑材料制造、广西建工集团南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广西超大集团伶俐公路物流港、广西超大集团伶俐标准厂房、广西谊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年产50万平方米建筑铝合金等。正在积极引进美斯达二期等先进工业项目;同时,城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园区配套建设,园区主干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初步建成。伶俐工业园完全有能力承接重大工业项目落地,现在伶俐工业园已成为南宁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五合工业园区计划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电子信息新型都市工业园区。目前入园的企业有广西美斯达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新发展米业有限公司等。利用区位优势计划在五合地块建成美斯达的项目产业,在南宁东收费站东侧的计划建成大健康项目产业。
“邕三角”位于南宁市一小时经济圈内,水资源丰富、水景观独特,区域内有邕江、郁江黄金水道,牛湾港、六景港两座现代化港口。湘桂和黎钦两条铁路,设有六景货运站和四等客运站,未来五年后规划建设南广高铁二线也设有六景站。纵横分布有南宁绕城、桂林至北海、南宁至广州、六景至钦州四条高速公路,设有南宁东、八鲤、南宁港、伶俐、六景、峦城等多个进出口互通。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四位一体”立体交通区位优势。
在建的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长塘互通式立交位于青秀区长塘镇东南约1公里处3用于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和青秀区地方公路网之间交通转换,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目前,该项目工可报告及选址、用地、环评、水保、地灾、压矿等专项已获批,已完成设计招标,下一步将加快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拟建的六景至宾阳高速公路位于青秀区、横县和宾阳县境内,路线起于横县六景镇竹标村,由南向北,跨过郁江和湘桂铁路,终于宾阳县南面的吴村附近,与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相交。六景镇、伶俐镇处于项目直接影响范围内,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沿线城镇的基础设施。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目前,该项目工可报告已通过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行业审查和自治区发改委项目申请报告专家评审会;选址、环评、水保等专项手续已获批;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土规调整方案已上报区自然资源厅审查;已完成社会投资人招标,待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发送中标人通知书。争取2019年8月底开工建设。
拟建的张村至六景二级公路位于邕宁区、青秀区、横县境内,路线起于邕宁区蒲庙镇张村附近,接牛湾港东西主干道及新外环高速张村互通,自西向东,跨过郁江,途经伶俐,终点位于六景镇桂海高速六景出口。项目建成后将加强伶俐工业园区、六景工业园区等之间的联系,将各产业园区之间以蕞便捷的方式联系起来,大大提升其交通区位,推动各产业园区加快发展。该项目因涉及基本农田,现分三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为张村至伶俐段。目前,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已通过评审,即将开展征地拆迁工作,计划于2019年内开工建设。
近期横县人民政府提出了以公铁两用桥方式设计建设横县西北部六景、峦城片区南玉铁路跨江大桥的事项,目前市人民政府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如具备条件,下一步将向自治区相关部门争取南玉铁路六景、峦城跨江大桥增设公路功能。
拟建的伶俐大桥位于伶俐镇,是伶俐镇规划的南北方向的主要跨江通道。目前,项目选址、用地、环评、水保、压矿等专项已获批,工可报告已上报自治区发改委,已发布征地预公告,下一步将加快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近年来,青秀区通过超前规划农村路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质量,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创新机制完善农村公路运输体系,城区37个行政村和265个自然村硬化路通达率100%,成为广西首个“屯屯通”水泥路的县(区);镇通三级公路以上的比例为100%,公路密度为71.29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乡道路为支线的布局合理、公路等级搭配优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格局。全城区741.51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推进“客运班车村村通”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辖区37个行政村农村客运通达率达100%,被交通部等3部门联合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对农业产业经济示范带范围农村公路进行了提级改造,分别以X034县道、长塘镇企花小镇至南阳镇花雨湖新建公路和S101省道为主轴,把满足地形条件的村屯道路从3米-4.5米路面拓宽成双车道农村公路,排水设施、公路植被、安全防护等同步配套,修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高标准道路和穿行于长塘镇金花小镇、四季果园、生态乡村的绿色骑行带。通过完善道路网络,从长塘互通出发,利用现有及新建的道路网络,将产业和农业文旅景观串联起来形成综合体交通旅游环线,实现产业物流和旅游人流的顺畅衔接。
二是拟建设一批伶俐、长塘北岸道路改扩建项目,充分利用北岸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全力改善长塘、伶俐北岸出行条件,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发展北岸经济,解决北岸出行、开发、发展问题,完善城区道路网络,提升城区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致力于打破制约伶俐、长塘北岸群众出行的交通瓶颈,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企业生产运输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环境,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以城带乡提供重要交通保障。
为全面贯彻落实南宁市实施强首府发展战略,我城区计划利用青秀区服务业优势资源,打造南宁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试验区,把青秀区打造为面向大西南和东盟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为南宁市全面实施强首府发展战略贡献青秀区的力量。
青秀区巩固提升民族大道两侧、金湖广场周边银行机构总部聚集优势,延伸金融产业辐射范围,形成商业、居住等金融街扩展功能区和辐射区。以金融产业基地为载体,培育壮大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商金融等,打造金融业集聚区。完善民族大道东段沿线金融核心区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特色化集聚效应,使之成为区域金融机构聚集中心、金融交易中心、资产管理中心、财富管理中心,把民族大道东段至民族大道延长线建成区域范围内蕞具活力的金融要素集聚地之一。同时为谋划落实好青秀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探索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注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青秀区提出了服务业两年上千亿,六年翻一番的目标,争取到2020年青秀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2025年青秀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继续推进“田园青秀”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力争金花茶、肉牛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成投产,争创农产品特色加工集聚区。
城区非常重视对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近年来,城区先后投入3036万元,维修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文体广场、篮球场、健身路径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目前城区已编织起坡坡有农家书屋,村村有文化服务中心,镇镇有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辖区共四个镇,有1个AAA级景区、2个四A级乡村旅游区、3个三A级乡村旅游区、7个三A级农家乐。今年力争完成伶俐特色小镇建设。青秀区并于2018年12月获得自治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城区;现有8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5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即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壮族殿麟舞、壮族斗竹马、军山庙会、斑山庙会)。并且伶俐的沱江漂流、南阳花雨湖和古岳坡文化艺术村等都有一定旅游知名度,对乡村经济的振兴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加大文化企业扶持力度,扶持做强一批能较好带动青秀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企业。发挥促进创意孵化、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产业融合、建设服务平台、培育文化品牌等功能,建设一批涵盖演艺、创意、会展、动漫、民间艺术、文化旅游等服务形式的文化创意项目。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对制造业、建筑业、数字信息产业、旅游业、休闲农业、体育健身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作用。通过403禾集文化创意集聚区、邕州318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的建设,将青秀区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优势产业做强做大,打造广西独树一帜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产业中心。通过南宁牛湾文化旅游岛、“田园青秀”田园综合体、市民农庄、德福旅游康养暨现代农业庄园、金花小镇等项目发展文化、婚庆、休闲旅游产业。通过南宁大健康产业小镇发展医药研发、保健食品、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业,在仙葫半岛及各镇探索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各产业园区之间以蕞便捷的方式联系起来,大大提升其交通区位,推动各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坚持高起点高定位编制总体规划,力争在区域空间重构、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主动与横县对接,共商邕三角发展大计,协调推进邕三角发展;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保障,创新农村产业用地政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之间的配置,确保建设用地得到保障;加快步伐,推进田园青秀综合体和伶俐大桥的建设;结合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大力改善镇区、乡村风貌;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企业家、技能人才到农村就业创业;加大宣传招商力度,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深化企业服务,减少和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推动项目及时落地,让邕三角更快、更科学的发展,成为青秀区又一经济亮点。
抄送:南宁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南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市青秀区发展和改革局承办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悦宾路1号青秀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