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投资促进工作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计划
在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全市投资促进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力实施三企入桂项目落实、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整合行企资源,实施精准招商,持续攻坚重点项目
(一)三企入桂成果转化得到新提升。2021年,我市“三企入桂”项目协议履约新增21个,增量10.88%,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08.8%;开工项目新增36个,增量18.65%,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207.25%;竣工项目新增49个,增量25.39%,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282.1%;资金到位新增415.83亿元,增量12.27%,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02.25%。项目履约率、开工率、竣工率、资金到位率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行企助力补链扩群取得新成效。2021年,我市统计签约区内外项目270个、总投资额1808.32亿元。其中区外项目106个、总投资额1366.1亿元,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的105%;5亿元以上项目54个、投资额1510.02亿元。引进投资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多氟多20GWH锂电池生产基地、农夫山泉上林生产基地等工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南宁牛湾文化旅游岛、中林生态城·南宁项目等大健康和文旅项目。
(三)实际到位资金实现新进展。2021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81.08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830亿元的106.15%。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7809万美元,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52000万美元的111.2%,同比增长31.3%。全市新设外资企业291家,同比增长95.3%。
(四)全市合力抓招商再掀新高潮。市领导牵头的“三企入桂项目落实”3个专班、“行企助力转型升级”12个专班统筹全市各级各部门合力抓招商、推项目。全市17支驻点招商队伍奔赴重点招商区域奋力百日攻坚,全市行业招商、项目推进统筹力度进一步增强,“领导重视、基层努力、县区主抓、部门配合”的招商引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升。
(一)紧盯“四率”,三企成果加快转化。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方案”的项目推进机制,开展招商引资“提速争先开新局”行动、“三企入桂”项目服务月活动,精心梳理对我市产业发展有带动作用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由自治区领导联系7个、市领导联系30个,分级分类解决项目落地难题,有效推动了瑞声科技、天际新能源汽车、世纪创新智慧显示园区、海天调味品生产基地、南宁“零公里”空港产业园、深圳卓能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等一批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竣工。
(二)聚焦行企,补链扩群不断提质。一是细分行企精准对接。12个招商专班紧扣重点产业,细化目标、深挖资源、搭建平台、精准对接,1-12月,全市开展招商推介活动573批次、对接行企2213家,举办专题推介会29场次。二是强化延链补链项目引进,签约金泰克半导体、赢拓AI等电子信息产业链项目,吉利汽车、多氟多电池、南南铝汽车铝合金零组件、骏东新能源等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产业链项目,吉锐生物、百合口腔等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产业项目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提升。三是利用行企资源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请进来”精准招商,集中对接龙头企业多氟多的143家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包括超千亿市值企业2家、超百亿市值企业8家;推动我市相关县(市、区)、开发区与8个知名商协会结对共建,加快对接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食品加工产业链关联项目。
(三)深耕驻点,百日攻坚成效显著。围绕“五个一批”目标,突出抓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结合粤港澳、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目标地区产业特点,各有侧重,按区域、按产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搭建市级合作平台,组织集中专题推介活动18场,推动玉柴芯蓝新能源、吉利-广西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平台、普洛斯(隐山)东盟供应链基地等一批“三类”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截至12月31日,全市17支队伍“走出去”拜访企业2299家,洽谈意向项目738个,签订产业项目420.1亿元,各项指标完成总量均位居全区前三,其中达成意向项目和对接目标企业总量排名全区头部。
(四)狠抓落地,投资服务持续优化。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帮助“三企入桂”重点企业用足用活“桂惠贷”等金融优惠政策,全年向自治区申报“三企入桂贷”企业73家,审批入库56家。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创新研发惠企政策查询微信小程序,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政策适用查询、政策文件查询等专项服务。三是提升外资服务,落实外资奖励政策,对华润、绿地国际、蜜暹(中国)企业管理、中通吉供应链等贡献突出的外资企业给予奖励1792.79万元;全面实施“一专员两清单”制度,落实外资企业“直通车”服务,开展2021外资企业百日精准服务行动,走访在邕外资企业90家、跟踪“三企入桂”外资项目18个,大力推进新加坡丰树、百胜智慧冷链、沃尔玛山姆店等一批重点项目。
(一)外资招商推进存在一定困难。受疫情影响,我市出国(境)开展外资招商活动已基本停止,部分在谈外资项目落地时间推延,已落地项目外资到位减少,外资到位缺乏有力支撑。
(二)承载要素不足影响项目引进。项目承接地普遍存在适用标准厂房、土地资源紧张,无法满足强优企业落户要求。
(三)多重因素制约大项目开工慢。受征地拆迁工作量大、土地规划调整、电力线路迁改等因素影响,部分重大项目落地开工需多方反复协调,影响项目“四率”推进。
(一)聚焦项目为王,加强产业招商统筹领导。落实项目引进主体责任,加强市级层面对项目的统筹推进力度,推进“项目为王”产业链招商,服务全市16条产业链招商工作队,抓好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务实有效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结合自治区“小、专、精、准、实”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招商策略,选准驻点区域、主攻产业、目标企业,将驻点招商任务与全市招商引资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同部署、同下达、同考核。
(二)聚焦产业振兴,发挥优势推进精准招商。突出工业精准招商,重点围绕东部产业新城建设,推动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项目,瞄准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独角兽企业,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强化现代服务业招商,发挥自贸区南宁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要国家级承接平台作用,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临空经济、高端服务产业龙头企业、特色服务业品牌企业,吸引一批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平台经济知名企业。
(三)聚焦开放合作,突出抓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招商。积极参与东盟国家、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瞄准粤港澳、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开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专题招商。结合我市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大湾区—南宁—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突出龙头招大引强,突出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招引一批衔接东部、面向东盟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企业、节点项目。打好招商组合拳,加强与目标区域行业商协会、投资中介机构、已落地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市场化招商,推进招商主体多元化、招商模式多样化、招商对象精准化。
(四)聚焦项目落地,加快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加大项目跟踪力度,紧盯在谈项目、签约项目推进,定期汇报工作进展,不定期组织项目推进会。加大督办考核力度,落实“两榜两挂一问责”考评制度,开展分级精准考核和分类差异化考核。加强项目落地要素协调保障,利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直通车”等机制,主动做好项目落地的各类要素保障,在项目代办、政策兑现等方面强化服务,大力支持强优项目落地发展。
地址:广西南宁市竹溪大道84号 联系电线电子邮箱: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