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土地流转黄土“转”成金
5月上旬,笔者走进双峰县甘棠镇山斗责任区,只见往日乱石林立的“不毛之地”如今到处药花飘香,顽石与鲜花交相辉映。数千亩成片开放的药花为山区农民奔小康流彩溢芳。
近年来,双峰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的新办法,摸索出了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土地延包期30年不变的前提下,为分散的土地向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该县印塘乡光华村原有2000多亩旱地和宜耕坡地抛荒,村支部书记李细清组织40多户村民全股组建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以每亩50元到100元不等的价格将这些荒地租下,另外还租赁了外村近2000亩土地,租期均为15年,开发公司在这些土地上种植药材,村民或到公司打工,或按股分红,或向公司出售开发药材所需的土杂肥和猪牛粪,年人均直接增收就超过400元,蕞多的一户村民向公司出售猪粪就获利2000多元,除去亩均2500元左右的生产和管理的成本,公司种植的药材每亩仍可获利达2500多元。
目前,该县共建立了56个土地流转示范点,成片流转土地面积6.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5%。花门镇杉林村袁文泉承包本村荒山450亩,头部期投资22万元,开发用材林170亩,桉树280亩。县委宣传部干部王磊带领10余名干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动集资入股120余万元,成立龙腾公司,在走马街镇承租土地600余亩,栽种上尾参、杜仲、杨梅等中药材和优质果苗。青树坪镇五星村种田能手孙湘黄去年承包水田120多亩,在县优质农业开发中心的指导下,采用机械化手段生产优质稻,每亩获利近170元。通过土地流转,过去的抛荒地、“一钱不值”的荒山坡地,已变成抢手的“黄金之地”,既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又绿化了荒山,保护了环境。青树坪镇干部刘育军,前年开始在栗山村承包荒山150多亩,实行国外松和尾参等药材套种,今年可获纯利20多万元,在刘育松的带动下,村里500亩几十年来无人管理的荒山被当地村民“抢包”一空,过去的“光头”荒山已是绿野一片。
土地流转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该县已形成“一乡一品”、“几乡一品”、“一乡多品”的特色产业结构。永丰酱业集团公司、田田农副产品公司、丰华实业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丰华实业公司已拥有资产4800万元,年创产值过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通过对楠竹的精深加工,有效带动了全县300余家各类楠竹加工企业的发展。天健农副产品公司立足全县蕞大的中药材基地——甘棠镇,总投资1000多万元,每年加工玉竹系列产品1000多吨,年创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作者:刘定才吴长江)
ChinaRen搜狐招聘网站登录帮助中心设置首页广告服务联系方式保护隐私权About SOHU公司介绍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