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热土涌热潮改革发展绘新卷
十年来,广西—东盟经开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加快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产城融合新区转变。
10月10日,位于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广西南宁中健包装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将生产下线的电子产品外包纸箱装箱装上物流车。“这些货物准备送到越南工厂,在那里组装后就能送给客户。”该公司生产负责人介绍。
南宁中健包装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包装制造企业,希望依托南宁的区位优势,重点面向东南亚市场开展业务。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新建的3万多平方米新工厂投入使用,在产能提升的同时,借助开发区产业集聚的优势,拓展更多业务。“十年来,我们感受到开发区这个投资热土的‘热度’,这里的食品、医药企业众多,包装需求量大,为我们拓展业务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健包装总经理谢森芳说。
产业集聚发展,跑出“加速度”。近年来,广西—东盟经开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精准招商、注重招大引强,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推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跑出“加速度”。
广西—东盟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力稳工业保运行、稳投资增后劲,围绕“走出去、请进来”“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经验和思路,由党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对接拜访比亚迪、红牛饮料、达利食品等60多家目标企业;成立由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管委会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的全员招商工作组,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链项目建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产业“大牌”选择开发区、投资开发区,将这里视为企业拓展市场和商机的结合点,化优势为机遇、化机遇为发展。
如今,广西—东盟经开区产业“家底”丰厚:逐步形成了绿色食品、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格局,聚集了百威、中粮、双汇、嘉吉、比亚迪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内蒙古伊利、珠江啤酒、台湾统一、海天调味品等中国500强企业,以及李宁公司、桃李面包等知名品牌企业……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纷至沓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释放。
与此同时,为主动打好工业振兴这场攻坚硬仗,广西—东盟经开区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工业振兴的若干措施》《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两项措施共计28条,为辖区企业发展壮大、破解难题,营造鼓励创新、充满活力、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良好氛围奠定基础。
经济开发区,服务企业发展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广西—东盟经开区始终下大力气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抓项目、抓企业、抓投资、抓服务不放松,切实把引领发展的“高站位”落实到服务企业的“低身段”上,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高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夯实稳增长基础,大力推动工业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前两年面对疫情冲击,我们在物流端、销售端都遇到了难题,开发区有关部门、工业振兴特派员都十分关心,尽心尽力、有求必应、及时协调,有效地帮助我们纾困解难。”百威中国西南区域企业事务总监余逊龙表示,开发区贴心的服务,是护航企业茁壮成长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细心服务下,百威(南宁)工厂快速推进技改扩能,产能不断攀升,税收贡献率逐年提高。
广西—东盟经开区以实施常态化走访调研的方式,全力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收集企业发展过程、项目建设过程存在的各类堵点、难点问题,并通过召开现场协调会、座谈会等方式积极沟通协调解决重大企业难题;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上门办”、现场联审“一线办”等服务举措落地,试行“24小时审批快办”服务改革、节假日无差别审批服务,积极打造政务服务“智慧大厅”,着力压缩审批流程时限,实现审批时限“极限化”;全面落实金融政策,加强政金企沟通合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保供稳产,让舒心、安心、贴心的一流营商环境成为促进发展强劲助推器。
如今,一系列贴心服务,为开发区企业打造了“一线”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招商亲商服务体系,着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推进难题,打通了政府服务“蕞后一公里”,推动了工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开发区共有企业4698家,其中工业企业55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2021年实现亿元以上产值企业37家。
在华侨城社区,一栋栋现代住宅错落有致,楼下华侨城社区服务中心里菜市场、运动馆、图书室等一应俱全,这里是广西—东盟经开区开展农场综合改革房屋搬迁工作的重要标志成果。2011年起,随着这项改革的启动实施,开发区各偏远农场归侨侨眷、干部职工纷纷搬到配套设施完善的中心区集中居住,许多职工的进城安居之梦在改革发展中得以实现。
近年来,开发区以建设“活力新区、美丽新城”为总目标,着力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和产学研城融合发展样板区、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当前,随着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落户,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南宁理工学院、广西机电工程学院等一批高校入驻,广西—东盟经开区正在着力打造成南宁新的教育集中区,努力实现高等高职教育与园区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此外,广西—东盟经开区正同步推进工业发展和生态园区打造,依托秀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发展以休闲旅游与养老健康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未来,广西—东盟经开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健康食品、绿色新材料、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将开发区划分为“一带四区”,即制造业产业带,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高铁北商务区,形成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持续在产城融合上下功夫,推进工业发展和生态园区打造,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