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宁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华网》——南宁经开区签约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admin6个月前 (09-23)南宁产业信息32

  欢迎您访问国家级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南宁市三大开发区之一,位于南宁南部,创建于1992年,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西首个国家级经开区。

  为优化产业布局,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中心区和空港经济区两大部分组成,中心区主要由金凯工业园、银凯工业园、北部湾科技园、南宁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央商住区构成,产业有生物制药、机电制造、新材料、轻工食品。

  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广西蕞早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秉承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诚实守信、开放包容、廉洁高效、功能完善的发展环境。

  11月29日,南宁经开区举行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广西盛龙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超悦电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项目签约入驻经开区,6个项目总投资21.07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45.9亿元,年税收超2亿元。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并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引进产业新。引进的广西盛龙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驱动及传动变速器系统项目,是经开区引进的首家新能源汽车项目,填补了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空白;同时引进的浙江超悦电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充电桩项目,将与之形成配套产业链,共同开启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征程。二是产品附加值高。例如引进的安徽沪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智能消防机器人产业项目,年产多功能智能消防机器人200台,产值达1.8亿元,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抢险救援、高危作业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市场前景更是被普遍看好。三是项目建设用地少。此次签约的6个项目,除广西盛龙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后期项目扩建需要用地外,将全部使用经开区现有标准厂房进行生产,使用面积达3.6万平方米,有效节约了经开区土地资源,也有利于项目快速投产达效。

  近年来,南宁经开区把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作为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兴建标准厂房,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筑巢引凤”平台。今年6月,经开区利用金凯标准厂房开展医疗器械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成功吸引10家企业签约

  入驻经开区,签约总投资额达15.7亿元。而此次引进的6个新兴产业项目,也是经开区贯彻自治区、南宁市党代会以及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经开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实践。下一步,南宁经开区还将依托标准厂房建设,瞄准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持续引进高端技术研发、制造企业入园发展,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用地集约,提升经开区产业层次,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发展后劲。(通讯员 潘李阳)

  11月29日,南宁经开区举行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广西盛龙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超悦电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项目签约入驻经开区,6个项目总投资21.07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45.9亿元,年税收超2亿元。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并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引进产业新。引进的广西盛龙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驱动及传动变速器系统项目,是经开区引进的首家新能源汽车项目,填补了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空白;同时引进的浙江超悦电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充电桩项目,将与之形成配套产业链,共同开启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征程。二是产品附加值高。例如引进的安徽沪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智能消防机器人产业项目,年产多功能智能消防机器人200台,产值达1.8亿元,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抢险救援、高危作业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市场前景更是被普遍看好。三是项目建设用地少。此次签约的6个项目,除广西盛龙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后期项目扩建需要用地外,将全部使用经开区现有标准厂房进行生产,使用面积达3.6万平方米,有效节约了经开区土地资源,也有利于项目快速投产达效。

  近年来,南宁经开区把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作为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兴建标准厂房,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筑巢引凤”平台。今年6月,经开区利用金凯标准厂房开展医疗器械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成功吸引10家企业签约

  入驻经开区,签约总投资额达15.7亿元。而此次引进的6个新兴产业项目,也是经开区贯彻自治区、南宁市党代会以及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经开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实践。下一步,南宁经开区还将依托标准厂房建设,瞄准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持续引进高端技术研发、制造企业入园发展,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用地集约,提升经开区产业层次,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发展后劲。(通讯员 潘李阳)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ling.021cf.cn/index.php/post/74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ldquo;项目为王rdquo;广西南宁市大力抓项目促投资兴产业

ldquo;项目为王rdquo;广西南宁市大力抓项目促投资兴产业

  近日,广西南宁市举行2022年“项目为王”工作推进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2022年,南宁市“项目为王”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325个,其中工业项目201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个;纳入项目库谋划储备项目1012个、项目总投资13448亿元。项目投资充分发挥稳投资扩内需重要作用,全市112月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平均增速16%,为进一步优化全市投资结构,...

“武鸣沃柑”推介走进多地首站签约金额达25亿元

“武鸣沃柑”推介走进多地首站签约金额达25亿元

  连日来,南宁市武鸣区组团分别前往嘉兴、沈阳、西安、广州等地推介“武鸣沃柑”。在首站浙江省嘉兴市举行的产销对接系列活动中,现场签约6个武鸣沃柑产销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5亿元。   武鸣区拥有富硒耕地面积13万亩,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造就了“武鸣沃柑”上乘的品质。从2012年引进沃柑种植,到如今种植面积达46万多亩、产量达150万吨,“武鸣沃柑”带动大批农民增收...

《南宁晚报》——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15亿元

《南宁晚报》——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15亿元

  欢迎您访问国家级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南宁市三大开发区之一,位于南宁南部,创建于1992年,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西首个国家级经开区。   为优化产业布局,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中心区和空港经济区两大部分组成,中心区主要由金凯工业园、银凯工业园、北部湾科技园...

一人管理千亩基地!揭秘现代技术加持下的南宁火龙果产业

一人管理千亩基地!揭秘现代技术加持下的南宁火龙果产业

  历经20年发展,广西南宁火龙果生产规模已位居全国头部,在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火龙果种植面积18.8万亩,年产值超50亿元。   而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加入,让南宁成为现代农业的典范,不仅拥有全球蕞大的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还汇集了国内外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手段。种植有标准,管理有流程,一个人轻松协调管理千亩基地,两夫妻轻松管理数十亩果园。每亩2万元的收入,...

一人管理千亩基地!揭秘现代技术加持的南宁火龙果

一人管理千亩基地!揭秘现代技术加持的南宁火龙果

  20年发展,南宁火龙果规模位居全国头部;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加入,让南宁成为现代农业的典范,一人协调管理千亩基地,两夫妻轻松管理数十亩果园。5年蝶变,璞玉成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发展,南宁嗅得商机!伴随着火龙果上市季的到来,在南宁市粤桂办、南宁市乡村振兴局、南宁市农业农村局的推动下,南宁火龙果将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抓住大机遇,统一大市场,构建双循环,推动南宁火龙果健康发展。...

中欧一带一路广西蓝莓加工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

中欧一带一路广西蓝莓加工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

  中欧一带一路,广西蓝莓加工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   中欧一带一路,广西蓝莓加工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   中欧一带一路,广西蓝莓加工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   江山美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估量。   这小嘴叭叭的,太能说了 #能说会道 #父女搞笑日常   #燃脂的一百种方式 #暴汗燃脂瘦全身 #抖音全民健...

产业集聚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南宁2022新签约(今日标准)

产业集聚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南宁2022新签约(今日标准)

  瑞鼎规划设计研究院2022年8月25日新签约产业集聚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瑞鼎规划设计研究院定期分享产业集聚区行业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报告、实施方案、概念性规划设计等编制大纲、落地案例!   产业集聚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南宁2022新签约(今日/标准),车桥防锈喷漆生产线只******养殖场项目、年产6000万块烧结页岩、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线万吨石料开采加工项...

南宁2021年度社会评价“十佳整改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南宁2021年度社会评价“十佳整改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政府部门组织人员到良庆区南晓镇派双村验收人饮项目通水到户的情况   ■本报记者韩沛 通讯员潘弈安 张劲龙   2022年底,南宁市绩效办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社会评价“十佳整改案例”评选活动,共收到各单位申报案例51个。经评价专家集中评审,评定的“十佳整改案例”聚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城市精细化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