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隆安县乡镇推行土地流转
人民网南宁12月24日电(记者 韦廷彬谢建伟)车出隆安县城,绕过一弯又一弯的山路。路边一大片绿色的香蕉树林映入眼帘。再过十几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广西隆安县丁当镇保湾村。
刚下车,广西金穗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卢义贞就从纸箱里拿出一把把金黄色的香蕉热情招待我们。“这香蕉特别甜,特别香,而且表面很光滑,一点儿伤痕都没有,真是色香味俱全,我都舍不得吃了。”一路同行的罗记者接过香蕉,笑得乐开了花。
“香蕉就像人民币,看到一片绿油油的香蕉林,我心情就特好。”谈起香蕉产业发展情况时卢义贞显得特别激动,“我是农民的儿子,土地多,靠山吃山,以前农民只是自己做,风险大,收获小。现在我把香蕉产业做大做强,这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我的目标就是父老乡亲共同富裕。”
全国蕞大的香蕉标准化产业基地——广西金穗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坐落在隆安县那桐镇。近年来,周边其他乡镇上的农户也靠着土地流转,把土地租给广西金穗公司种香蕉,然后就地成为产业工人。据介绍,该公司年创造劳动就业30万人次以上,带动农民种植香蕉3万多亩,帮助3000多家农户实现了种蕉增收。卢义贞说,公司在聘用农民时会优先录用本地农民,公司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是隆安县乡镇的农民。他表示,明年会继续扩种香蕉林,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香蕉产业的甜头。
在自家地里上班,每月领到工资,还能像城里人一样享有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以及法定假日。这种过去想也不敢想的生活,现在在隆安县的一些乡镇变成了现实。
“我们不仅给农民付地租,还给农民付工资。”卢义贞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每亩支付农民土地租金700元至800元,一般租15至20年,其余的工资根据农民承包蕉园的实际产量,每斤支付0.13元的工钱,通过“提成”的方式让农民多收多得。如果遇上较大的自然灾害,所有的损失由公司承担。公司除了支付农民地租外,每月还支付每个农民1000元的保底工资,确保他们的正常生活,旱涝保收,降低他们的风险。
家住隆安县丁当镇保湾村的卢春弟告诉我们,以前在自家土地种木薯和甘蔗,收入不是很乐观,到了收获的季节还会担心能不能卖出去。“现在把土地租给公司,帮公司种香蕉,收入不仅有保障、稳定,而且钱也比以前多了,一年也有3万元以上的收入。”卢春弟说,这样的方式不仅让自己能在公司学习种植香蕉的技术,还没有了生活的后顾之忧。
同时,金穗公司和当地政府以及农民共同开发建设那桐镇定典新村:依托香蕉产业园区,把定典屯打造成为“广西头部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新农村建设新飞跃、新亮点。按照规划,项目建成后将丰富产业园区的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培植新型农民20户以上,每年可创收500万元以上,为农民提供劳动岗位5000人次以上,农民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以后我打算办一所学校,专门做现代农业培训,培训合格了就成为公司的员工。还要做好香蕉产业链,打造好物流信息平台等举措,使得香蕉走出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另外,在未来要规划一下旅游景点,建一个博物馆,里面包括世界所有类型的香蕉。”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卢义贞显得胸有成竹。
金穗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模式,从周边乡镇的农民手中把土地租赁过来,建设万亩现代香蕉园,使企业和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起参与项目基地建设与管理,实现了农民离地不离乡,就地工人化。
“‘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已经得到全国认可,这样的推广可以达到公司和农民双赢的效果,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把土地集中起来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总之是集中经营,解放人力,增加收入。”隆安县农业局党组书记蒙汉敏说。
土地流转,不仅使隆安县农民从千百年来的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就地就业挣工资,而且,土地经营权变成入股资本,农民成了“股民”,收益保底,能“坐”享盈利分红。隆安县涌现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农业示范基地260多个,辐射带动了该县农民20万余人走上致富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谷歌(Chrome)浏览器下载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