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创办强村公司为乡村振兴“强筋健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农佳梅 黄向熙)2022年以来,马山县积极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先进经验,创办“强村公司”,通过“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优化整合资金、资源、人力等要素,破解村级集体经济“零、小、散、弱”发展难题,为乡村振兴“强筋健骨”。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均建有强村公司共11家,实施项目48个,总收入5600余万元,带动用工2.3万人次,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330余万元。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22年增长11.07%。
“一盘棋”谋划布局,解决“发力不精准”问题。一是建立组织实施机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谋划推进强村公司相关工作。县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参与,强化工作保障。组织210多人分4批次到浙江安吉、临安等地区学习强村公司先进经验。出台支持强村公司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若干措施,全力支持强村公司“起好步”。二是建立试点带动组团发展机制。鼓励和引导产业化程度高、资源禀赋优良的村先行先试,在试点完善基础上扩面推进。同时,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片区联席会议制度,县乡村三级书记定期研究乡村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有关问题,通盘统筹资源,推动资源整合利用、片区跨乡(镇)抱团发展。
“一揽子”整合政策,解决“公司起步难”问题。一是健全保障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吸纳返乡党员、经济能人或职业经理人“揭榜”运营,让强村公司“有人可用”。在用地方面,优先安排强村公司项目用地需求,让强村公司“有地可建”。在资金方面,统筹整合各级衔接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粤桂协作资金、银行融资等2255万元,让强村公司“有钱可投”。二是健全政策体系。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优先安排强村公司发展项目,允许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以工代赈”模式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强村公司参与政府采购,承接服务类、工程类和中介类公共资源项目。对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农业服务项目、特色农旅项目的强村公司,按政策给予补助。将公共财政投入的绿化养护、垃圾清运、村屯道路养护等项目向强村公司倾斜安排,让其获取稳定收益,夯实发展基础。
“一套拳”组合发力,解决“发展零散弱”问题。一是产业带动模式。围绕现代种业、蓝莓、黑山羊、金银花等县域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等。如古零镇乔老村组建乡村旅游服务公司,引入精品民宿、农家乐、研学团建及非遗传承体验项目,2022年至2023年共为乔老村村级集体经济创收41.1万元。二是就业服务模式。聚焦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需求,培育组建种养殖技工、建筑装修工、垃圾清运工等劳务队伍,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提供劳务服务。如周鹿镇鑫鹿公司整合农村劳务资源,储备6大类劳务人员250余人,统一培训后输送至各基地务工6000余人次,实现“家门口”就业。三是工程承揽模式。依法承揽农田水利设施、土地整治、复耕复种、村屯亮化绿化等村级小额工程及“一事一议”、以工代赈项目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和公司分包项目等。如马山县惠瑶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承接村屯道路维修、安防等工程项目,为9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创收30余万元。四是资产经营模式。以镇为单位,突破村域限制,整合农户撂荒土地和分散零星土地,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厂房等,通过出租、入股、自主经营、流转管护等方式获取收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如白山镇、金钗镇、百龙滩镇、周鹿镇等4家强村公司流转土地4000多亩,通过打造制种标准地提升土地价值,发展订单农业。
宾阳县宾州镇恭村:党建引领凝“星”聚力 走出村级集体经济新“稻”路
马山县里当瑶族乡:强村公司借助“外驱力”推动群众增收“内生力”
青秀区纪委监委:强化村务监督 提升治理效能
横州市校椅镇:激发乡村治理高效能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新职业” 注入乡村新动力
梧州六堡茶首次通过中欧班列走进法国
梧州六堡茶首次通过中欧班列走进法国
国际锐评丨否认“君子协定”的菲律宾毫无信义
建好西部陆海新通道 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梧州六堡茶首次通过中欧班列走进法国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