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中和镇:开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新模式撂荒地重新变良田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翁文瑶 龚春鲜)五月,行走在邕宁区中和镇方村村的田间道路,记者看到原本撂荒多年、长满杂草的一块一块田地,经过党委、政府的大力宣传,人大代表联合种植大户的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开创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新模式,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撂荒地重新变回良田,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迎风摆动。
心系粮食安全,用脚用汗摸查撂荒地底数。自中和镇全面铺开撂荒地复耕复种以来,以方鉴为领头的村“两委”干部、人大代表积极主动承担起撂荒地排查的工作任务。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诠释担当,白天黑夜不停息地对本村的撂荒耕地进行“地毯式”摸排登记,全方位了解撂荒耕地的数量、现状、类型及产生原因,并建立了详细的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看到那些肥沃的土地被荒废,我既感到痛心又可惜。”如何整治撂荒地,盘活土地资源,成了方鉴一直记挂的心头大事。
发挥代表智慧,用智用力成立专业合作社。了解到情况后,中和镇人大发挥联络站“连心桥”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到农户家收集社情民意,同时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鼓励动员在家村民积极种植农作物。人大代表了解到土地被荒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土地多但农耕机械少,光靠人力不好耕种;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年轻劳动人口缺失。不好种、没人种,是荒废的主要原因,能不能将撂荒的土地流转给一个强有力的主体进行集中整治经营?经过邕宁区人大代表、科技特派员玉发杨的建言献策及牵线搭桥,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当地政府及部门支持方村村在保持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当地种养大户以农资、农业机械作价及现金出资,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方式,共同成立农机合作社。由农机合作社整合撂荒土地数量、各类农机资源,以及种植大户农业服务需求,与农户签订“保姆式”托管服务协议,提供犁耙平整、秧苗移栽、机械收割、烘干存储等“一条龙”服务,实现机械化、高效率的耕种防收,探索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全产业托管”新模式,进一步为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创收来源,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双增收”。通过托管服务的实践,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约100元,每亩良田可增产9%—13%,实现了现代农业产出效益的科学化提升。
扩大托管范围,用心用情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在小范围尝试可行后,当地村“两委”干部及人大代表决定“趁热打铁”,与种植大户两两组成宣传小组,挨家逐户向村民介绍托管的经营模式、机械运作方式以及土地政策解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消除村民的顾虑。劳志强是种植大户,他跟着人大代表一起去宣传,用自己的实践慢慢说服村民。“我托管服务的田地共有100多亩,待收成时,除去支出成本,村民每亩地还能挣600元左右。而且享受了从耕到收的农业托管服务后,村民特别是留守的老人不用累死累活亲自去播种收割了,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事务中,省时省力又得钱”。经过多次沟通交流,加入合作社托管服务的村民越来越多,目前累计有农户60多户参与,今年以来实现复耕复种撂荒地300多亩,预计全年可新增粮食产量120多吨。
“农业托管是促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有效途径。让‘荒地’变‘良田’,让‘良田’变‘粮田’,中和镇人大将继续调动和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为解决土地撂荒、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农业产业振兴。”中和镇人大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跟进撂荒地整治工作进展,持续加大宣传,助力守牢粮食稳产增收底线。
青秀区长塘镇:推动撂荒地整治 让耕地焕发“新活力”
武鸣区:李果压弯枝头 村民喜笑颜开
宾阳县古辣镇人大代表助力推进“旱改水”项目,服务乡村振兴
马山县加方乡:开展人大代表“下基层 暖民心”服务群众活动
马山县白山镇:人大代表当好“四员” 助力“创城创卫”工作开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回应: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
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多语种版在欧洲拉美主流媒...
广西民航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国际观察:美国的“小院高墙”难挡中国科技创新的春风
便利外籍人员来华 多举措推出释放出什么信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回应: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
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多语种版在欧洲拉美主流媒体播出
广西民航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国际观察:美国的“小院高墙”难挡中国科技创新的春风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